您现在的位置:买球app下载 > 足彩app > 足彩app > 行业动态

电子信息行业动态第 97 期

本站 本站 2024-05-13 15

 

▌美国撤销高通、英特尔对华为出口许可

国产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八成,引领手机市场新趋势

▌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收入逆势增长0.9%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同比微幅增长

存储市场持续回暖,多家存储芯片厂商一季度业绩大增

 

美国撤销高通、英特尔对华为出口许可。近日,美国政府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的出口限制,撤销了美国芯片企业高通和英特尔公司向华为出售半导体的许可证,将影响华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芯片供应。事实上,美国政府在2019年将华为列入贸易黑名单,限制大多数美国供应商向华为运送商品和技术。不过,美国仍会向高通、英特尔等部分美企发出许可证,允许华为获取部分产品。但自去年年初起,美国政府出于所谓国家安全考量,进一步收紧对华为的出口许可证条件,已经很少批准有关华为的新许可证申请,涉及高通、英特尔等美国企业,涵盖使用先进的5G技术的产品。

比起手机,此次出口管制对华为电脑业务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从手机业务线来看,高通方面不久前曾表示,华为相关业务当前已经很有限,公司此前被美国政府批准向华为供应较为旧款的4G通信芯片,但被禁止销售5G通信芯片给华为,其与华为的业务已经有限,并将很快缩小到零。因此,即便高通对华为的出售许可证被撤销,在华为手机芯片自给的情况下,对华为手机业务影响相当有限,受影响的也是华为当前在低端手机市场的布局。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华为经历13个季度重夺中国大陆手机市场第一,在Matenova系列助推下,出货量达1170万台,同比增长70%,市场份额达17%。相比手机,华为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份额已从2018年的2.2%增长到2023年的9.7%,今年4月,华为发布了首款支持人工智能的笔记本电脑MateBook X Pro,该电脑搭载的就是英特尔全新Core Ultra 9处理器。尽管华为当前已经具备一定技术能力,包括基于ARM架构的设计,如果英特尔的核心处理器芯片供应被限制,华为笔记本的排名将会有所滑落。


国产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八成,引领手机市场新趋势。中国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的回暖,消费者对于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国产品牌和5G手机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尤其亮眼。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1-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达到6741.5万部,同比增长7.4%。其中,5G手机出货量为5643.3万部,同比增长9.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7%。在5G手机市场的强劲表现中,国产手机厂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出了一系列高性价比的5GAI手机,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速网络和最新人工智能技术体验的需求,推动国产品牌在5G手机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数据显示,20241-3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达到5977.9万部,同比增长8.1%,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88.7%

尽管整体手机市场表现向好,但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内外需求下行压力仍然较大。20243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21.8万部,同比下降6.2%。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手机厂商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推出更多样化的5G手机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20241-3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97款,同比增长9.0%,其中5G手机新机型占比达到87.6%

总的来说,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的表现令人鼓舞,5G手机的出货量占比超过八成,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国产品牌在5G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手机厂商需要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高性价比的5G手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将为手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推动中国手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收入逆势增长0.9%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金额为667亿美元,较2022年的727亿美元下滑8.2%,全球半导体材料销售金额均下滑。2023年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下降,主要是由于半导体需求疲软,加上制造商积极调整库存,晶圆厂未充分利用,导致半导体材料消耗下降晶圆厂产能利用率降低是半导体材料用量减少的主因。

从类别来看,2023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各品类产品收入都出现下滑,其中晶圆制造材料收入下降7.0%,至415亿美元,而硅、光刻胶辅助材料、湿化学品和化学机械研磨(CMP)等材料收入亦下滑明显。其中,封装材料收入下降幅度更是高达10.1%,至252亿美元。有机基材领域是包装材料市场收缩的主要原因。分地区排名来看,中国台湾连续第14年成为半导体材料的最大消费市场,金额达192亿美元,主要是因为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需为包括苹果、AMD、英特尔和英伟达等在内的科技公司生产最先进的芯片。中国大陆亦因需求成长,销售额从2022年的129.7亿美元提升至130.85亿美元,同比增长0.9%,也是所有地区唯一成长的市场,排名第二;而韩国则以106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三。此外,日本地区2023年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为68.28亿美元,同比下降5.2%,北美半导体材料市场2023年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1.4%55.61亿美元。欧洲方面,2023年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为43.19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5.7%


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同比微幅增长。在大陆面板厂商坚持“以销定产”策略,叠加海外终端市场企稳、体育营销预期等积极因素影响,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同比略有上涨。据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5650万片,同上涨1.3%,出货面积达41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9.6%。出货面积的增速大于出货量,则反映了面板出货平均尺寸向上升级的趋势。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为49.3英寸,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9英寸。

近两年,液晶面板厂格局越来越集中,且大多聚集在中国大陆,过往的“满产满销,以产定销”执念已不复存在。

中国大陆电视面板三强为稳定市场而减产,并在2月岁修2周,因而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随之下降。一季度大陆系四家面板厂的出货总量为3739万片,同比下降5.3%,合并市占率为66.2%,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尽管当季份额下降,但是全球液晶电视面板行业的话语权仍然由中国大陆厂商牢牢掌握。京东方第一季度出货约1320万片,同比下降6.0%,市场份额为23.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华星光电和惠科第一季度分别出货约1150万片和930万片,同比一增一降,华星光电增长1.4%,惠科下降8.4%,两者市占率分别为20.4%16.5%。只有一条G8.6产线的彩虹光电出货量约340万片,同比下降14.8%。大陆系面板厂的产能大幅调控之下,日韩系面板厂成为最大受益者。第一季度,日韩系面板厂的合并市占为13.4%,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LGD(乐金显示)广州工厂产能逐步恢复,第一季度平均稼动率超过70%,出货量约310万片,同比大幅增长34.6%

进入第二季度,今年6-8月举行的欧洲杯、奥运会和美洲杯等赛事促销将促进终端销售,尤其是大尺寸电视,预期将有明显拉动,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大概率将转涨。在国内电视市场,之前业界期待的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也有望拉动彩电需求,进而刺激电视面板采购量。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正在走向“困境反转”逻辑,主体集中、供给出清、经营市场化都将改变过往的行业周期,液晶面板产业预期向好。


存储市场持续回暖,多家存储芯片厂商一季度业绩大增。2023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前五大存储芯片原厂采取减产去库存等措施,再加上生成式AI爆发,以及消费电子开始回暖等因素,半导体存储产业逐渐复苏。自2024年初以来,存储芯片市场价格呈现出明显上涨趋势。其中,DRAM等主流存储芯片产品的价格涨幅均超出了市场预期。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芯片厂商的盈利状况。从国内外存储厂商一季度业绩表现来看,从国际大厂三星、美光、SK海力士再到国内厂商兆易创新、江波龙等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存储厂商走出低谷,持续上扬的态势十分明显。

SK海力士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43万亿韩元,营业收入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44%净利润为1.917万亿韩元。同比扭亏为盈。美光2024财年第二财季(截至20242月)报告显示,第二财季实现营收58.24亿美元,同比增长58%GAAP净利润为7.93亿美元,恢复盈利。国内厂商方面,兆易创新一季度实现营收16.27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净利润2.05亿元,超出去年全年的1.61亿元,同比增长36.5%。江波龙一季度实现营收44.53亿元,同比增长200.5%,实现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236.9%。佰维存储一季度实现营收约17.27亿元,同比增加305.8%,净利润约1.68亿元,同比增加232.97%

可以看到,2024年第一季度存储厂商已经表现出营收增长、扭亏为盈等向好态势,无论是数据中心、还是汽车、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的改善,都有望带动存储产业昂扬向上发展。集邦咨询报告显示,存储芯片价格或还将持续上涨,预计今年第二季度DRAM内存新品合约价格将上涨13%18%